中心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中心动态

2018年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召开

2018年4月21日,由博雅翻译文化沙龙主办、北京大学和中译出版社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共建新时代多元文化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探索了翻译对文化共同体构建的作用、翻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意义等话题.

大会开幕式于上午九时正式开始,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副院长刘树森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博雅翻译文化沙龙理事会主席王继辉分别进行开幕式致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世界儒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安乐哲,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等嘉宾出席会议。

李淑静首先发言,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大会的主题“共建新时代多元文化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翻译界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对自己肩负的文化使命的深刻认识,期待大会在推动我国翻译教育和语言服务健康发展方面作出新的贡献。李岩随后致辞,表示大会将引领业界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和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中国出版集团和中译出版社将持之以恒地谋求与嘉宾师生更多的出版和翻译合作,推出更多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最后,王继辉进行简短发言,向大会创始者及组织者表示感谢。

之后是中国文化外译联盟(5+2)成立仪式,以及中国美声学派出版计划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中国文化外译联盟(5+2)成立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朱源宣布启动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五所高校及中译出版社、美国ELS两个顶级出版教育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进行签约,共同打造以培养文化外译高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品牌,以引领国内翻译教育界和语言服务领域的发展潮流,为中国的文化传播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美声学派出版计划战略合作伙伴则由金曼宣布正式签约,在刘树森的邀请下金曼又献唱一曲《故乡是北京》,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享受。

 

开幕式最后,北京师范大学MTI中心主任王广州隆重发布“2018中国语言服务博雅宣言”,宣布了博雅翻译文化沙龙未来的六个行动计划,并欢迎各位学界和业界同仁加入,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大会主论坛“名家开讲”正式开始。主论坛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博主持,吉狄马加、安乐哲、蒋一民先后进行主旨发言。

 

吉狄马加表示,他个人的文学创作不仅来源于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学传统,同时也受到大量翻译文学的滋养。实际上,世界文学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翻译文学世界性地形成。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文化自由、平等、广泛开展交流,需要将本国作品对外进行译介。他欢迎译者、学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国际写作计划,更好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

 

安乐哲作了题为“论美国的翻译中国文化:一项半成品”的演讲。他指出,中西文化之间长期存在不对称的关系。这一方面因为西方语言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存在理解障碍,也不重视;另一方面,“现代性”语言被移植到中文白话当中,贯穿的基本是西方的概念结构,导致本土也存在理解和接受障碍。他提出“东西方化性的现代化”概念,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东西方文化应该交融合作,以促进形成新的世界文化格局。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美声学派”的发展。美声唱法是世界通行的主流唱法之一,但与中文的发音并不完全兼容。中国艺术界,尤其是中国美声,应力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汇融合。通过签约中国美声学派出版计划战略,期望建立“中国美声学派”,推广中国美声。

 

主论坛最后,安乐哲、金曼与主持人和观众展开互动问答。对于中国美声学派在中外文化交融、传递中国之声中的作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汉学家和中国译者、文学家、艺术家各自的角色,音乐与文学的联系,以及对中国译者的培养建议等问题,二位嘉宾都给出了引人深思的回答。

 

北京时间12点,第十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主论坛圆满结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在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将秉持翻译初心,搭建文化桥梁,为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续写华章。